1、電化鋁的合理選用
選擇電化鋁一定要注意與燙印基材相匹配。例如:市面上常見的從美國進口的維納斯400號電化鋁就不適合在墨層上進行燙印,而德國進口的338型電化鋁和我國上海燙印材料廠生產(chǎn)的88型電化鋁都與印刷墨層有比較好的結(jié)合牢度,其他一些國產(chǎn)品牌的電化鋁也都有適合在墨層上進行燙印的型號。用戶在選擇電化鋁時,除了考慮電化鋁的色澤和價格外,燙印基材及其表面狀態(tài)(無論是在印刷墨層、上光表面還是覆膜表面上燙印)是必須要向供應(yīng)商講明的。
2、燙印工藝條件的確定
適度的燙印壓力、燙印溫度和燙印時間是獲得良好燙印質(zhì)量的三個前提條件。燙印溫度和燙印時間在一定的范圍內(nèi)可以相互協(xié)調(diào)。如:燙印溫度稍低時,可以通過減少燙印時間來彌補;而燙印溫度稍高時,則可以通過減少燙印時間來匹配。目前我國無論是燙印所用的材料還是燙印工藝都不規(guī)范,由于沒有這方面的規(guī)定,所以,有很多印刷廠在進行加工時,隨機性很強。管理嚴格的印刷廠,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會摸索出一套適合本廠實際的工藝條件:有經(jīng)驗、注意積累的燙印工即使在沒有溫度顯示器的情況下,也能夠通過灑水,用手快速摸一下版來判斷燙印溫度是否合適。燙印壓力的調(diào)整要根據(jù)版面情況靈活掌握。大面積燙印部位需要較大的壓力,而細小文字和線條部位需要的壓力相對要小一些。當同一個版面上既有大面積燙印部位又有細小文字要燙印時,可以通過墊版來進行局部補壓,以兼顧兩者。如果不考慮版面因素,整版都以同一個壓力來燙印,勢必造成大面積燙印效果良好而細小文字糊版,或細小文字燙印清晰而大面積燙印部位電化鋁附著不牢。
3、燙印版的選擇與處理
燙印版以紅銅材料為最佳,因為紅銅散熱性、傳熱性比較好,在金屬中屬于中性材料,既不太軟也不太硬,不僅便于加工,有一定彈性,而且耐印力高,一般可達5萬印。
現(xiàn)在國內(nèi)很多印刷廠還在用鋅或鋁來制作燙印版,理由是鋅版加工成本低。有些小印刷廠甚至根本就不知道有紅銅燙印版。其實,就一塊燙印版而言,鋅版的加工成本是低一些,但鋅版太軟,耐印力只有5000~6000印,超過8000印,鋅版就會嚴重變形。而包裝印件一般都在數(shù)萬印以上,若用鋅版,就需要同時準備多塊版,制版費未見得可以省,裝版卻浪費了不少時間。
燙印版的厚度也有講究,燙印一般的紙張,燙印版的厚度在1~1.5mm為宜。
燙印版在使用前首先要檢查一下腐蝕程度如何,看看正版光不光,不光的地方要用細砂紙打一打;版的背面要用粗砂紙打磨出溝槽,以方便上機粘版。粘版時,燙印版與燙金機的底板之間還應(yīng)夾一層150g/m2的銅版紙。銅版紙的兩面也要用砂紙打毛,這樣裝上的燙印版既粘得結(jié)實又好用。
4、燙印設(shè)備
目前國內(nèi)使用的燙印設(shè)備五花八門,既有自動化水平較高的高速圓壓圓和平壓平燙金機,改裝的圓壓平燙金機,也有半自動乃至手動的平壓平燙金機,老虎嘴式燙金機的應(yīng)用也比較普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