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印刷新聞 >> 印前常識
|
數碼相片在印刷中的色彩調整 |
隨著數碼產業(yè)日趨專業(yè)化、普及化,數碼照片逐漸成為印刷品圖片的一個重要來源。數碼相機所拍攝的數碼相片為RGB色彩的JPEG格式,大家都知道,我們需要在在PHOTOSHOP上將其轉化為支持印刷的CMYK的TIFF格式,但是由RGB直接轉至CMYK的數碼相片質量卻總是不讓人滿意:如顏色不飽和、缺乏層次和對比、整體感覺灰、平、逆光部分并調,甚至有的低端家用數碼相機自動白平衡和自動曝光功能不是很好,在特殊環(huán)境下或弱光環(huán)境下會出現偏色,偏暗,這就需要我們對圖片進行一些調整。筆者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和摸索,總結出RGB文件轉化為CMYK文件色彩調整的一些簡單的使用技巧,在這里和大家分享。
一.在Photoshop中的色彩管理設置(以Photoshop6.0為例)
我們在把RGB圖像轉換為CMYK圖像之前一定要設置好Photoshop中“顏色設置”的“分色項目”,這—步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將決定轉為CMYK色彩后四色版的基本版調。大部分的圖片可按照默認設置進行轉換,但對于一些效果不好的圖片可以通過改變不同的設置達到更好的效果,對圖片的后期調整和最終產品的品質奠定下良好的基礎。
首先,按下Ctrl+Shift+K調出Photoshop“顏色設置”對話框(如圖1),在“工作空間”的CMYK中選擇“自定義CMYK”即調出“自定義CMYK”對話框(如圖2),在該對話框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分色選項欄,其上有:分色類型、黑版產生量、油墨總量限制、UCA數量等選項,以及一個灰色曲線圖,Photoshop默認設置為,分色類型:GCR;黑版產生量:中;黑色油墨限制:100%;油墨總量限制:400%;UCA數量:0(如圖3),這些選項的不同設置都將影響由RGB轉為CMYK后的版調,針對不同圖片的不同色調,要對各種設置進行不同調整,以達到最佳的轉換版調。簡單舉幾例,如在戶外陽光照射下拍攝風景,這種環(huán)境下數碼照片一般色彩都比較好,可以把版調轉為CMY在60—70%,K在90~95%左右(使用默認設置即可),而后再通過曲線和可選顏色進行調整,具體調整方法我們會在后面的內容中作介紹,而戶外的人物可把版調定為YMC70—80%、K90%,而對于較暗的圖片我們可以把分色類型設為:黑版產生量少,油墨總量限制為370%,這樣轉出來的版調是YMC90%以上、K85%左右。總之,轉出的YMC與K的比例一定要根據圖片中黑色成分的多少來定,色彩豐富的可以把CMY定短一些,色彩不多以黑為畫面主要成分比較暗的圖片可把CMY定長而黑版定短,接近電分的基本版調。
Photoshop的默認設置轉出的版調大概是CMY60~70%,K90~95%,這是一個長調黑的版調,如不進行調整而直接印刷會出現色彩不艷、層次不明、對比不強、反差不大的產品。我們的調整就是要完成從長調黑到電分時慣用的短調黑的過程,之所以要讓轉出來的版調定為短調黑而不直接將圖片轉為長調黑是因為這樣可以給色彩調整留一個加重的空間通過加深CMY比例,減少K成分以達到加深色彩、提高反差、拉出層次、表現細節(jié)的目的。我們可以通過曲線和可選顏色結合使用把長調黑轉換為短調黑,首先在可選顏色中的黑中把原本60~70%的CMY加到90%以上,K減到85%左右(如圖4)。這一步一定要在可選顏色里完成,過去就有些錯誤的做法為了偷懶在曲線中把CMY加到90%,這樣不僅沒有加出理想的色彩層次反而使畫面中原本YMC已經很重的地方(如:天空、花朵等)并調和脫節(jié)丟失原本的色彩層次,而通過可選顏色加長CMY版調我們可以感覺到色彩層次有了明顯的改觀,而不至于丟失原本色彩里的層次。但看單版通道我們發(fā)現K仍比較滿,占據了主要層次,而YMC還是不夠飽滿,我們可以通過調整曲線來使CMY色彩加重來取代K所占的層次,使圖片色彩更加艷麗,細節(jié)更加豐富,層次感更好。首先把圖像中白色部分的K減下來(一般減10%就夠了),次亮部(20~30%)要壓,以達到“骨架黑”的效果(如圖5),這樣可以表現出圖片中更多中間色調的層次,接下來再把CMY的中間調整體往上抬(如圖6),這樣又豐富了圖片的整體色彩。數碼圖片一般都比較虛,所以還需要通過濾鏡中的“USM銳化”或“銳化邊緣”來增加圖片的清晰度和質感。
對于本身比較暗的圖片,可以采用直接由RGB轉為CMYK長調黑的方法,因為對于本身畫面暗,細節(jié)不多,色彩不豐富反差不大的圖片,色調已經重過頭了,已經不需要再拉太多的反差,所以轉換時就可以直接把CMY定在90%以上K80%左右就行了,這樣更有利于圖片提亮和壓出更多的層次。要想轉出的CMYK圖版調是長調黑就必須修改Photoshop設置,如在第一點中提到的方法把分色選項設置為:分色類型:UCR;黑版產生量:少;油墨總量:370%(如圖7,在旁邊的“灰色曲線圖”可以看到版調的變化)。對于數碼相機而言,調節(jié)白平衡與當時的色溫有很大關系(在不同溫度下呈現出的色彩就是色溫。當一個黑色物體受熱后便開始發(fā)光,它會先變成暗紅色,隨著溫度的繼續(xù)升高會變成黃色,然后變成白色,最后就會變成藍色,這種現象在日常生活中是非常普遍的),在不同的光線狀況下,被拍攝物體的色彩會產生變化。數碼相機的白平衡沒有調整好就會導致照片偏色,對于這種因為沒有做好白平衡的偏色圖片,我們就只需要將曲線中把圖片中應該是白色的部分做白,保證圖片灰平衡就OK了。遇到嚴重偏色的圖片時,曲線調整的幅度會很大,這種情況下就要膽大心細,放開手把偏色糾正,但一定要注意各種色彩的相反色的控制,同時幅度過大的調整也會付出燥點增加、層次損失的代價,調整時應拿捏好尺寸。
總之,調色員在調色過程中,細心觀察,認真審稿,找出數碼圖片質量差的原因,問題就不難解決。同時還要求我們在調整過程中要兼顧各方面因素,不要顧此失彼,就一定能把數碼圖片高保真的呈現在紙張上。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RGB色彩模式與CMYK色彩模式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色彩模式,并不是RGB與CMYK可以自由轉換而色彩保持不變的,每轉換一次都會有一部分細節(jié)和色彩層次丟失,一張色彩很漂亮的CMYK圖片轉為RGB后又轉回CMYK后的調子已經完全不同了,也沒有方法能轉回原來的版調,所以印刷出來的顏色也是大相徑庭。所以大家不要把CMYK圖轉為RGB保存,當用到時又轉回CMYK,這是一種絕對錯誤的做法,一定要避免。同時在這里我們也由衷的希望攝影師在拍攝數碼圖片時根據不同的環(huán)境色溫調整好數碼相機的狀態(tài),特殊條件下應使用如UV鏡等濾色鏡濾掉環(huán)境中不應有的藍光、偏光(數碼圖片大多泛藍氣,偏色也以偏藍居多),為印刷提供更高質量的數碼原稿。 |
(來自:printing-in-china.net,摘自中國印刷) |
上一條: 印前制作:從RGB轉到CMYK沒那么簡單 下一條: 印刷從業(yè)人員必看精要——拼版 |
|
|
|
|